2026年川師附中壽安中學怎么樣和好不好是怎么樣?首先,學校以其卓越的教學質量和豐富的校園文化而聞名。川師附中壽安中學的教師團隊不僅專業(yè)素養(yǎng)高,還有著濃厚的責任感與愛心。近期學校開展賦能新課堂,聚力共成長學校教師參與成都市“三新”專題培訓紀實的活動,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。
位于蒲江縣壽安鎮(zhèn)政府街9號的四川省蒲江縣壽安中學成立于1956年。學校占地73.6畝,現(xiàn)有學生近1500人,教職員工177人(截至2023年2月) ]。其辦學理念是“尊重差異,信任成才”,提供文化學習、藝術高考、留學等多元化教育路徑。學校多年來一直受到市縣教育局教學質量的認可,高考文理本科的推出率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 [3]。此外,學校在德育、藝術教育和體育領域表現(xiàn)突出,獲得“成都藝術教育特色學?!?、“全國啦啦隊推廣示范學?!钡榷囗棙s譽。
截至2023年,學校被授予“成都市校風示范學?!?、“成都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”、“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?!钡确Q號,德育部被授予“成都市德育模范團隊”。同時被評為“成都市田徑訓練點”和“全國啦啦隊推廣示范學校”,成為四川大學體育后備人才培養(yǎng)基地
暑熱漸退,秋意初顯。為進一步適應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求,全面提升教師隊伍對新課程、新教材與新高考的理解力和執(zhí)行力,8月29日,川師附中壽安中學全體教師齊聚校園,積極參與了由成都市教育局統(tǒng)籌組織、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具體實施的“普通高中新高考·新課程·新教材專題培訓(第六期)”。本次培訓聚焦教學實踐轉型與課堂質效提升,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指導性,為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01通識引領,明晰方向上午的通識培訓在學校報告廳集中開展。教師們認真聆聽了來自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徐瑾劼博士以“高質量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建構及方法設計”為題的專題報告。徐博士從全球教育評估趨勢切入,結合多項研究成果,闡述了高效課堂的核心特征與評價路徑,為教師自我診斷與教學改進提供了理論依據(jù)與實踐工具。
隨后,多位省內學科專家——包括石室中學黎方平、成都七中劉鈺、棠湖中學先有利、西北中學周祝光、樹德中學郭子其及成都市教科院何博、林紹乾等老師——分別從教研組深度協(xié)作、學科育人機制創(chuàng)新、學生發(fā)展指導、資優(yōu)生培養(yǎng)以及課堂形態(tài)重構等方面,分享了對“三新”改革的前沿思考與實踐案例,幫助教師拓寬認知邊界、破解教學困惑。通識活動以一場圍繞“全周期素養(yǎng)培育的成都實踐”的圓桌論壇壓軸,多位中小學校長共聚一堂,探討學段銜接與貫通培養(yǎng)的可能路徑,強化了教師們對系統(tǒng)性育人的理解。
02分科研修,深耕課堂下午的分學科培訓緊鑼密鼓展開。學校組織高一、高二年級教師按學科分組,進入各線上會議室參與研修。語文學科聚焦任務群教學與思辨讀寫,由曹林、陳興才等專家解析;數(shù)學會場中,吳中林、周遠方等名師深入解析新教材結構變化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,強調邏輯關聯(lián)與思維層次;英語學科在程曉堂、朱曜、石海等專家?guī)ьI下,研討讀寫融合教學及新高考命題趨勢下的課堂應對策略。
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分會場關注實驗創(chuàng)新與學科實踐,倡導在真實情境中培育科學探究能力;政治、歷史、地理學科則通過典型案例剖析和教學反思,突出素養(yǎng)導向與價值引領的綜合實施;技術、藝術、體育等學科結合人工智能、跨學科項目學習等新模式,展示如何將現(xiàn)代教育理念融入實踐教學,激發(fā)學生創(chuàng)造力和參與感。
03總結展望,篤行不怠為期一天的培訓節(jié)奏緊湊、內容充實,教師們全程投入、積極思考,在交流中凝聚共識,在學習中更新理念。大家普遍認為,此次培訓不僅深化了對“三新”內涵的理解,更增強了推進課堂轉型的信心。
培訓雖已結束,但探索才剛剛開始。川師附中壽安中學的教師們將以此次學習為新的起點,持續(xù)內化培訓成果,不斷優(yōu)化教學行為,堅守教育初心、深化課堂變革,以實際行動助力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邁向新臺階!
以上就是2026年川師附中壽安中學怎么樣以及好不好的情況介紹,學校配備了現(xiàn)代化的教學設施,如實驗室、圖書館和體育館,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社團也讓學生們在學習之余得到了全面鍛煉。這所學校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,更重視培養(yǎng)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團隊合作精神。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四川高中學校新聞,請大家繼續(xù)關注前景通升學網(wǎng)。
本文來源:http://www.g264.cn/news/22274.html,轉載請著名出處!